分卷阅读11
给他们了。他们说先去处理别村案子,晌午再过来。” 洪氏看着老三脱下外头那件厚棉袄回了屋,扭头冲陈氏道,“你说官府来了,这事咋解决?” 陈氏想了想,“我出嫁前,咱们村有户人家也抓过小偷。那家人报了官,捕快判那小偷赔银钱给那家人。” “都上门偷东西了,家里还能有钱赔吗?” “没有,后来那小偷被打四十大板。那户人家好像还倒搭银子给那些捕快。后来村里再也没人肯报官了。” 不仅没得到赔偿,自己倒是出了血。这是犯到谁头上都得呕。 “也不知新县令咋判?听说他可狠了。” 洪氏头也很好奇。 上回老三参与抢劫,那个行脚商认识他们家,主动说只要赔双倍银钱,就不告他。 他公爹这才给了钱。 看来官府的人还是参照苦主的意愿为主的。 到了晌午,捕快果然来了,陈氏和于娘子都录了口供。两人也成为主告方。 根据马老二所言,他想坏这户女主人的名声。但是里面住着两个女人,所以两人都是主告。 念及两人都是女子,不适合到县衙抛头露面,捕头还特地找来了状师,给两人写状子。 审案时,就不用两人出面。 但是走的时候,捕头居然要把于婆子也带走,于婆子的两个儿媳都惊讶起来,“你们这是做什么?凭什么要抓走我婆婆?” 捕头表情严肃,却是耐心十足,“据马老二交待,他是受你婆婆主使。案照律法,她坏人名节当判牢狱之刑。” 这话把众人都唬了一跳。竟会这么严重? 不等大家再问,捕头已经带着人走了。 于家儿媳这下子是真的慌了,婆婆这么被带走,等她们男人回来,还不得把她们打死。 这两人开始跪下来求于娘子,“大嫂,咱娘可是你的婆婆,你不能这么做啊。” 陆婆子扯着陈氏往回走,“人家状师不要钱,白给你写状子,你回头再改,不得再花银子啊?咱们挣钱容易嘛。” 这话也提醒了于娘子,她当即摇头,“我没钱。” 两人不死心,“你把案子给撤了,就不用写状子了,哪还用再花银子。” 于娘子咬着唇,陆时秋抱着臂嗤笑一声,“咋地?我们家这么帮你,你还想害我和二嫂被打板子啊?” 她要是撤案,那他就是报假案,就得打他板子。 于娘子那点犹豫,登时不见了,甩掉两个妯娌的手,拔腿就往家跑。 两人追在于娘子身后骂,围观群众瞧见这一幕,说什么的都有。 甚至老人还说于娘子太狠心,于婆子到底也是她婆婆,她怎么能状告长辈呢? 陆时秋白了对方一眼,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,她们不知道疼。就会说风凉话。 【宿主,你帮了她,她正对你心存感激,你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气她。你这不是败坏好感吗?】 陆时秋撇了撇嘴,“我这是让她认清现实。她现在除了改嫁,已经没有第二条路可走。” 等于婆子的两个儿子回来,肯定不会放过于娘子。 她不另作打算,那就真是蠢到家了。 当天下午,陆时秋居然在饭桌上吃到猪rou。 他也顾不上生病,吃得那叫一个欢。 洪氏和陈氏忙着给孩子夹菜,还不忘问,“娘,哪来的猪rou啊?” 陆婆子就笑,“于娘子送来的。感激你和老三帮了她大忙。” 陆时秋翘起嘴角,“她还挺识相。” 陆婆子给老三夹菜,“她一个寡妇本就不容易。你呀,别什么事都帮人家作主。” “娘,她那婆婆心眼坏到家了,这次要是不惩治,以后还不知道又出什么歪点子。心善是好事,可不能无底线。” 陆婆子见他脾气上来了,忙安抚他,“行啦,娘也就是顺嘴一说。你不高兴听,那娘就不说了。” 洪氏附和老三,“三弟这话说的对。于娘子自打跟于大郎成亲,咱们天天听于婆子在家骂儿媳。忍着有啥用。被人欺负到这份上了,还不如豁出去跟她鱼死网破。” 陆时秋难得给洪氏一个好脸,“大嫂说的对。” 陈氏若有所思。 又过了几天,陆时秋的感冒好了,案子审讯结果也下来了。 但是谁也没想到于婆子居然也被判了罪,“于婆子被判了三年?这么严重?” “她是主谋,跟马老二属于同罪。” 于氏一族这回可算丢大脸了,本来于氏在附近几个村子名声就很差,经此一事,更是雪上加霜。 没多久,于氏族长就换了人,族人也跟着老实起来,不再作妖。 大家一开始同情于娘子,等案子下来,大家又转了风向,开始同情于婆子。 于娘子走到哪,都被人用异样的眼神看着。她只能装作不知,专心照顾孩子。 而陆时秋这边,对案子审讯结果很满意。就得让那老货知道厉害,别仗着辈份就随便欺负人。当他陆时秋的婆娘是好欺负的吗? 【宿主,她还不是你媳妇。】 陆时秋自信满满,“很快就是啦。你等着瞧吧。” 1111暗暗吐槽,也不知道宿主哪来的自信,明明于娘子对他根本没有意,好不好? 陆时秋可不知道四乙又在吐槽他,他病刚好,就伸手问陆婆子要钱,“娘,给我点钱花花。” 陆婆子拍掉他手,“干啥又要钱。你前段时间生病,就花了两吊钱。家里哪还有银子给你造?” 陆时秋瘪着嘴,“你给我五十文就成,要不然我就跑去找我爹要。到时候他给我就不止五十文了。” 陆婆子瞪眼,臭小子还学会威胁了。 陆婆子看了眼屋外,见洪氏不在,只好进屋数了五十文钱给他,“省着点花,不要再折腾了。我听说那个刘山也被判坐了三年牢。你自己看着办吧。” 行脚商放过陆时秋,可没放过刘山。陆时秋挠了挠头,他能说他在遇到那捕头,对方就告诉他了吗? 陆时秋拧着眉,又浑不在意道,“知道了。” 手里有钱,陆时秋第一时间就到隔壁村的货郎家买了二十颗牛皮糖。他回来的路上,嘴就没闲着,等他到了家,只剩下三颗牛皮糖。 1111又把他一顿吐槽。 于娘子新家离陆家只隔了两户人家。 于娘子每天忙着照顾孩子,大丫头每天傍晚都要背着竹篓跟着村里半大孩子一起赶海。 于是陆家人很快发现陆时秋居然难得勤快一回,跟她们一起赶海。 洪氏跟陈氏咬耳朵,“指不定又憋着什么坏呢。他居然知道赶海。” 陈氏想了想,迟疑道,“三弟就是真有坏招,也不用憋着吧?” 洪氏:“……”好像也是。